【實證研究,2年6倍投資策略!】元旦之后,大盤指數與個股嚴重分化。出現指數上漲,但多數個股下跌的極端情況。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重大盤,輕個股”還是“重個股,輕大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2年6倍投資策略!
指數與個股嚴重分化
下圖是滬深300和國證2000指數收盤線(日線),黃色框內兩者基本同步運行,10月份開始,也就是四季度開始,兩者嚴重分化。滬深300向上,代表多數個股的國證2000向下。且越來越嚴重。
炒股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一種情況:
大盤下跌,持倉個股上漲,我們獲利了結。但是,個股繼續上漲。
大盤上漲,持倉個股下跌,我們持倉觀望。但是,個股繼續下跌。
這種個股與指數不同步所造成的困惑讓我們印象深刻!
指數是什么?
指數是為了反映股票市場總體價格水平及其變動趨勢而編制的股價統計相對數。為了反映總體價格水平,要考慮三個因素:成份股、權重和計算方法。
1、成份股。將所有股票全部納入計算范圍是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就是這種類型。選擇少量股,比如選擇50、100、300只成份股就是上證50,深證100和滬深300。
2、權重。為了反映總體價格水平,也需要考慮權重。大公司在實體經濟中影響力更大,計算指數時權重也應該大一些。
3、計算方法。一般采用收盤價的算術平均或幾何平均。盤中交易時,采用實時成交價。
從以上介紹可以得出以下推論:
1、買指數就是分散投資,且大公司股票買得更多。
2、跑贏指數非常難。因為長期看,指數是永遠滿倉的狀態,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做到永遠滿倉。
3、指數成份股定期更新,指數不會退市。普通投資者踩一次雷就可能將一年的收益全部回吐。
看大盤,做個股
大盤指數的計算原理決定了大公司、權重股對指數的影響更大。大公司是行業龍頭,是旗艦。它的戰略調整,投資方向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都非常大。比如蘋果說不送充電器,小米、三星跟著就不送。特斯拉說用磷酸鐵鋰電池,其他車廠也同步跟隨。
中小投資者跑贏大盤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買前十大成份股,即只買影響力最大的股。二是買成份股中基本面變化最大的股,可能成為龍頭的股。
從難度來說,第二種很難,普通散戶缺乏對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而且一家公司的變化是漸進的,很少有突然崛起的公司。技術進步帶來的變革,現有頭部公司也會通過收購完成布局。所以,第一種方法更容易。
回到本文開始的問題:是“重大盤,輕個股”還是“重個股,輕大盤”?如果買入的是指數成份股,應該“重大盤,輕個股”,看重的是大盤整體趨勢。如果買入的是中小盤股,對個股基本面研究很透,應該“重個股,輕大盤”,有可能會走出獨立行情。
從概率上來說,多數個股最后還是會跟著大盤走,普通投資者大多數時候應該跟隨大盤趨勢做,避免總市值大幅回撤。
買前十大成份股的威力
下圖是我做的創藍籌指數周K線,從2019年1月1日開始,以1000為起始基點,目前最高達到6113點,翻了6.1倍。灰色K線為同期創業板周K線,同期漲了1.6倍。歷史數據已經證明跟著指數買入其權重股可以獲得超額收益。
該指數的成份股是:寧德時代、東方財富、愛爾眼科、藍思科技、億緯鋰能、智飛生物、芒果超媒、金龍魚和中科創達。
今天就聊到這里,祝牛年萬事順意!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作者刪除!以上內容及操作僅供您參考和學習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您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和損失!